陳慶堂先生在“2012中國飼料工業展覽會暨畜牧業科技成果推介會”上作為企業代表發言
陳慶堂,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年富力強,睿智幽默,特別有親和力,這是他給記者的印象。
自2001年創立公司開始,陳慶堂便“一心做好,始終如一”的企業精神,在以“安全、高效、環保”的高端水產飼料讓養殖戶養好魚的同時,推行“保姆式管理零收費服務”,每年組織知名專家對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答疑解惑,培養造就了一代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產業大軍,帶動了全國沿海數十萬養殖戶發展致富。
注重人才培養
陳慶堂出生在泉州海邊的一個小鎮上,從小看慣了漁民海上捕魚的情景,也潛移默化地沿襲了閩南人愛在風浪里打拼的傳統,對海洋充滿了熱愛。因此,他選擇了水產專業,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水產飼料行業。
工作中陳慶堂發現很多養殖戶習慣直接投喂冰鮮雜魚,這不但嚴重破壞和浪費了寶貴的動物性優質蛋白質資源,污染養殖水域環境,也導致養殖產品疾病暴發。于是,他心里萌發了研制并推廣安全、高效、環保的配合飼料,促進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讓更多養殖戶富起來的念頭。
2001年,陳慶堂在福清市成立了福清市天馬水產飼料有限公司。一個水產飼料領域的商業傳奇故事自此開始……
萬事開頭難。剛剛組建的公司不僅僅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市場拓展、產品研發、品牌建設等方面也都讓陳慶堂感到棘手,但他都一一克服,這其中靠的不僅僅是他運籌帷幄的智慧,更是他“不集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勤奮。據跟隨他多年的老員工回憶:“陳總那個辦公室的燈總是最后一個滅的,有時候我們都懷疑他是鐵人,不需要休息”。
“剛剛創業是非常困難的,這不是一兩句話所能講得清楚的,酸甜苦辣咸,只有我自己知道。”陳慶堂說自己年齡雖然不大,但經歷過的事卻不少。
“寶劍鋒從磨礪出”是陳慶堂創業以來最深刻的體會。“你必須經歷過那些事情,才會真正明白一些道理。中國的許多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現瓶頸無法突破,所以真正成功的可能沒幾個,有幸我們成功了,這跟我們的投入有一定的關系。如果說我們在行業里做得比別人好,肯定是因為我們投入的比別人多。”陳慶堂輕輕道破了天馬能夠取得目前成就的“玄機”。
為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陳慶堂始終堅持專業管理、品牌經營的發展戰略,堅持高標準,出精品,出上品,保持品牌的先進性,堅守并拓展品牌形象地位;打造學習型企業,搭建創新型平臺,使科學管理深入企業生產的每個環節、每個流程。“企業要發展,關鍵是靠有知識、有技能、有效率的人!”陳慶堂認為人才無國界,因此他廣納來自五湖四海的各類優秀人才。
在人才優勢的的基礎上,天馬不斷建立與完善科學化的管理模式。集團導入CIS和網絡化、數字化管理,按照國內外先進質量管理標準體系的要求,對生產全過程中的關鍵點進行分析、確定關鍵控制值與檢測手段、建立驗證方法等,確保不合格產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保證不合格產品不出廠。天馬集團生產的健馬牌水產飼料因此在飼料行業內率先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中國飼料產品認證、CIQ和HACCP認證,榮獲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稱號。集團獲得了“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五十強飼料企業”、“全國飼料行業履行社會責任先進企業”等諸多榮譽,為天馬集團的全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功邁出了朝世界一流企業進發的第一步。
科研為先 自主創新
如今,當初名不經傳的福清市天馬水產飼料有限公司已蛻變為鰻魚飼料產銷量居世界前列,主營的幼體魚、石斑魚、海參、甲魚、鱘魚等飼料產銷量位居全國前列,目前是亞洲生產能力大、品種齊全的高端水產飼料集團股份公司。這與陳慶堂先生帶領天馬堅持科技發展戰略,致力于產品研發是分不開的。
陳慶堂投入巨資建立企業技術中心。他一手組建了以中國工程院雷霽霖院士為主任委員,眾多國內知名的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水產養殖學、水產病害學等專家學者組成的天馬科技專家委員會,并帶領集團與農科院飼料研究所、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等達成戰略合作,博采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結合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實際,研發高新技術產品。在陳慶堂的領導下,天馬集團獲得了數十項發明專利,并以每年6個以上的速度遞增,產品開發做到了“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制一代,設想一代”,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玻璃鰻配合飼料和鰻鱺無公害系列膨化顆粒飼料等更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
天馬集團的玻璃鰻配合飼料的成功研發結束了我國鰻鱺開口餌料只能依靠進口的歷史,徹底解決了困擾業界已久的紅蟲喂養問題,實現了鰻鱺養殖全程配合飼料化,進一步推進了鰻魚健康養殖;“無公害鰻鱺膨化顆粒配合飼料”的飼料轉化率高、綠色無公害、原料源廣、使用方便,其推廣應用有效地抵御國外廠商對我國鰻鱺飼料業的威脅,每年可為我國鰻鱺飼料業節約生產成本億元以上,并達到了降低養殖成本,改善養殖環境;大黃魚中成魚慢沉膨化顆粒配合飼料、超概念微粒子配合飼料等具有國內水產飼料行業先進水平,促進了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滿足了養殖戶對配合飼料的需求。
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形成了天馬的持久競爭力,使天馬站上行業競爭制高點,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承當起了“國家級重點火炬計劃項目”,發展成為農業科技創新基地。
貼心服務 熱心公益
優質的服務是企業形象的一種表現。陳慶堂情系客戶,帶領天馬建立了全方位的技術服務體系,其貼心的服務成為其它企業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力。
陳慶堂每年均組織多場鰻魚、甲魚、大黃魚等的大型產業發展論壇,聘請大批全國知名水產行業專家對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并打造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技術力量強、實踐經驗足、充滿活力的售后服務團隊,專門設立天馬魚病防治中心,為養殖戶提供種苗、養殖技術、病害防治等全方位的技術支持。“我們是一個走入百姓家的產品,所面對的農戶對技術方面都還不是太熟,所以我們提出‘保姆式管理零收費服務’, 只要養殖戶有碰到困難,我們的專家組售后服務機構就專門給他們做一個服務的輔導。”陳慶堂解釋道,“保姆式管理零收費服務”就是以保姆不折不扣的態度來服務用戶,天馬開通熱線服務電話,請專家接電話,隨時與客戶溝通,保持聯系,給予專業及時的指導。所以 “養殖有困難,天馬來幫忙;養殖要致富,天馬來相助”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一種對客戶全心全意、盡職盡力的服務態度。
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陳慶堂還主編了《天馬信息》,每個月收集、整理當前養殖戶最關心、最敏感的技術問題和科研成果,編譯成冊贈送給廣大養殖戶,幫助養殖戶把握市場動向,創造最佳的經濟效益。天馬正帶動著全國沿海幾十萬水產養殖戶發展致富,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商多年,陳慶堂一直“德行并重,惠利民生”,積極服務行業,奉獻社會。他在鰻業最困難的時候,在政府、協會和養殖戶之間多方奔走呼吁挽救鰻業,鼓勵業界堅定信心,為近兩年鰻價重新高漲(鰻價的高漲可多為我國帶來數十億元的出口創匯),鰻農致富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他積極倡導無公害、健康、可持續地發展養殖業,為社會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效益。他和全國大型飼料企業代表一起大力倡導《飼料安全共同宣言》,推進飼料安全與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推動“大原料、大安全、大企業、大市場”的飼料工業化進程;2008年三聚氰胺鬧得沸沸揚揚時,他率先站出來批判了某些媒體上“華南地區的水產飼料已經成為消化三聚氰胺的主要市場,特別是甲魚飼料與鰻鱺飼料”的荒謬報道,為飼料業避免了巨大損失;“2012中國飼料工業展覽會暨畜牧業科技成果推介會”上,他代表企業發言時“帶頭學習貫徹好新修訂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自覺履行好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的呼吁更是言猶在耳。
他情融教育,在廈門大學設立“天馬獎學金”幫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順利完成學業,贊助小學建設教學;他積極參與天馬產業所在地的農村道路、橋梁、通信、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捐資建設燈光籃球場,出資改造自來水管道,讓困難戶能夠方便喝上潔凈的自來水;他每年重陽節和教師節都出資慰問老人和教師,贊助慰問困難戶;他積極主動參加汶川、玉樹和臺灣等地區的抗震救災工作,向災區人民捐錢捐物,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應有力量。
長纓在手,敢縛蒼龍。陳慶堂正懷著“德行并重,惠利民生”的遠大抱負,堅定地帶領著天馬集團以“天馬尋求共贏,合作促進發展”的經營理念,凝心聚力全面推進天馬集團的“五大一中心,九大事業部”戰略規劃,構建天馬從渤海灣到南海海域的強大海洋區域戰略銷售網絡,努力把天馬打造成中國高端特種水產飼料領域航母型集團股份企業,為中國水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樹立典范,引領更多人發展致富。
陳慶堂(左二)向農業部高鴻賓副部長介紹水產品及天馬的相關配合飼料